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最常用的路面,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公路工程各种性能与质量要求,通过运用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施工技术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个道路工程的效益。
1· 施工工艺
1. 1 混合料的摊铺
( 1) 下承层检查与准备
在进行正式的混合料摊铺施工之前应当先对基层检测,对于稀浆封层以及大桥或隧道的混凝土铺装层都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确定其质量合格才能够进行摊铺。如果发现其存在破损应当及时修补,只有修补到位以后才能够进行下一项工序。
对于标记的预锯缝和处理的裂缝,跨缝 1. 5 m 粘贴单面烧毛不透水土工布或玻璃纤维格栅。粘贴前洒适量的乳化沥青以保证能浸透土工布,粘贴时烧毛面向上,如使用玻璃纤维格栅则需用水泥钉和铁片帽固定好格栅。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并经监理签字确认后方能铺筑沥青面层。
( 2) 找平方式
下面层摊铺时采用导线找平方式。按每 10 m 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三个点测量下承层顶面高程根据中线和高程测量结果挂导线,弯道处适当加密。钢丝绳的张拉力不小于100 kg。
施工中小桥中面层时采用钢丝绳导线找平系统,两端延伸到路基各 100 m。施工大桥、特大桥中面层时,只在搭板、埋板处前后 100 m 采用钢丝绳导线找平系统,其它段采用平衡梁或非接触式找平系统。
( 3) 摊铺方式
上面层采用 1 台摊铺机全幅摊铺; 中面层可采用全幅摊铺也可以采用梯队摊铺; 下面层采用梯队摊铺。隧道面层采用全幅摊铺。全幅摊铺必须使用沥青摆渡车。梯队摊铺必须采用 2 台同一型号的摊铺机,前后相距 10 ~20 m,搭接宽度为 3 ~6 cm,搭接缝设在行车道的中部。
1. 2 混合料的碾压工艺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坚持四个原则: 高温紧跟高频低幅振动碾压; 宜多用胶轮碾压; 碾压速度要慢而均匀,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随便调头;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过分追求平整度指标而牺牲压实度要求,也不可过压而使剩余空隙率减少。
1. 3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 10 ~20 ℃,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 10 ℃,贮料仓的储料时间不得超过 72 h。具体施工温度应根据到场沥青粘度试验确定。
2· 透层、稀浆封层、粘层、防水粘结层施工
2. 1 透层
透层油洒布有两种时机: 一是紧接在上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二是当上基层养生结束,已经部分硬化形成强度,清扫浮浆和灰尘后喷洒,但与上基层施工完毕间隔不得超过 1 个月。
2. 2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采用 BC - 1 乳化沥青,即阳离子慢裂或中裂拌和型乳化沥青,残留固化物含量≥55%,设计厚度为5 mm。稀浆封层采用二次破碎加工的石灰石3#料和4#料,其中合成矿料的砂当量≥50%。
填料采用矿粉或水泥。施工单位具有工地试验室和试验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稀浆封层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检测工作。如果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委托权威试验检测机构作为其技术支撑单位,共同完成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检测工作。
根据经验选初始乳化沥青用量为 12%,或沥青用量为6. 5% ,变化用水量进行稠度试验,确定合适的用水量。确定沥青用量范围,以满足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确定最小沥青用量,满足负荷轮试验粘附砂量确定最大沥青用量。通过手工拌和确定拌和时间。以滤纸表面没有褐色斑点判断初凝时间。通过粘聚力检查确定初凝时的粘聚力,以及固化时间和固化时的粘聚力。
2. 3 粘层洒布工艺
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在上层施工前两天,冲洗下承层干燥后,洒布粘层油。洒布时气温不应低于 10 ℃,下雨天不能施工。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应采用人工补洒,多洒的地方应予以清除。洒完粘层油后,严禁任何车辆、行人通过。待粘层油破乳后严禁除摊铺施工以外的车辆、行人通过。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应加以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
2. 4 防水粘结层
对桥面和隧道混凝土铺装层的要求: 桥面和隧道混凝土施工要求平整、粗糙、洁净。平整包括纵向平整和横向平整。粗糙是指混凝土表面不准拉纹要压纹,特别是施工时不能在混凝土表面反复抹水泥浆以追求验收时外观光滑。洁净指必须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凿除过高的突出部位,清洗干净,晾晒干燥。
预拌碎石必须采用 2. 36 ~4. 75 mm 单一粒径碎石,SBS改性沥青,油石比为1%,拌和出厂温度为170 ~185 ℃,撒布面积为 50%,主要使用在摊铺机和运料车容易粘轮破坏防水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