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 施工技术 > 浏览文章
技术创新 INNOVATION
施工技术

隧道塌方的治理方案

日期:2014-10-27 14:56:59 来源:转载 浏览数:
 
分享到:

1)回填洞碴稳定塌方体
  为避免塌方进一步扩大,先不对塌方下来的洞碴进行清理,而是从洞外运进洞碴堆到塌方体周边进而减弱塌方速度,加速稳定。回填后,挂钢筋网,喷射C25 砼、厚10cm 进行封住隧道掌子面。同时,对掌子面注浆稳定掌子面。被埋开挖台车不能移动或拉出,塌碴不能清除,对现有掌子面、塌方面、塌方体用C25 的喷射砼快速封闭,复喷至厚度20cm止。塌方段渗水量较大,成小股状出水,且地质为全风化花岗岩,为确保土体稳定,在ZK130+570~ZK130+600 段原地表每格10m 布置一个井点降水,井点深度超过隧道仰拱底6~10m。

2)加横向临时支撑
  为了防止塌方体后方影响段收敛偏大,对塌方体后方影响段CD 法上导坑永久支撑及临时支撑之间增设工18 横向临时支撑,间距同永久支撑间距,并浇注C20 砼,使之形成临时仰拱封闭成环。详细勘探塌方空腔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在塌方体后方适当位置向塌方空腔上方埋入两根108mm钢管(钢管应深入到塌腔体内部位置,具体位置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塌方段回填处理完成后,采用C25 泵送混凝土对空腔部位进行回填。多根钢管伸入塌腔区,从不同角度来泵送混凝土,一根伸入最高,排出空气,直至高处钢管出现混凝土为止(塌腔回填厚度应大于洞身开挖线以外6m)。

3)加固塌方体后方影响段初期支护
  为确保塌方体后方影响段已支护段落围岩及初支的稳定,在ZK130+601~ ZK130+611 段增设φ50×5mm 注浆小导管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小导管长为5m,环向间距按100cm、纵向间按70cm 梅花型布置,外插角15°,注浆水灰比为0.5:1.0。对塌方段进行回填,重铸掌子面,然后对回填塌方体表面喷一层10cm 厚的C25 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且根据具体情况在塌方体上设置平孔排水,以保持洞内塌方体稳定,然后再对塌方体施作50mm注浆小导管,长度为6m,按1.0m×1.0m梅花形布置。

4)塌方段加固处理
  在处理塌方之前,先要进行塌方体的固结注浆,在浆液达到一定强度后,塌方体可起到一定的承力作用,为后期处理打下了安全基础。进行注浆前,为使减小浆液乱流而导致注资效果差及造成资源浪费,需在塌方体表面进行10cm 厚喷射混凝土封闭,待喷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行注浆。然后分别在塌方体中打入3.5m、5.0m、6.0mφ50 小导管(壁厚4mm 无缝钢管),间距按0.8×0.8m 左右控制,三种规格导管间隔安装,分多次帷幕注浆填充塌方空洞。 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0.5:1(体积比),注浆压力控制在0.5-1MPa。每次灌浆时间应以上次灌浆固结后方可进行下次灌浆,直到将空腔填满为止,每次灌浆具体数量根据现场施工确定。在塌空区段的初支中预埋Φ108 混凝土泵送管,待塌空区段初期支护壳体强度达到要求后,分期泵送C20 混凝土填充塌腔,以保证岩面与初期支护之间密实。填充塌腔混凝土数量根据现场施工确定。

5)塌方段初支开裂及拱架侵陷处理
  针对拱架变形及侵陷段落(ZK130+590~ZK130+602)采用跳榀换拱处理,由于该段围岩已出现塌方,且塌方数量较大。塌方加固后,经监控量测变形趋于稳定时,方可进行换拱。换拱前,将塌方段K130+590~K130+602 段回土至拱顶压实,同时表面喷射10cm 厚砼。换拱开挖前采用φ89中管棚钢管(壁厚5mm)注浆超前支护,长度10m,环向间距50cm,纵向间距5m。中管棚施工完后,同时再按设计施作F2-1 超前支护,端部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拱架I22b工字钢,设计间距70cm 改为50cm,系统锚杆改为φ50 注浆小导管。具体由设计院出图。超前支护完后,进行跳榀开挖换拱。开挖采用导坑再分台阶法开挖,进尺按1 榀工字钢间距控制,短进尺、及时支护。塌方过渡段处理,待塌空区段按上述方案处理完之后,密切注视塌空段断面变化情况,加强监控量测。

相关阅读

上一条:振动棒的常见损坏及原因

下一条:高空作业喷头层的稳定设计